5分pk10|5分pk10
5分pk102023-01-31 16:05

5分pk10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举办旅韩侨界新春座谈会******

  中新网首尔2月2日电 (记者 刘旭)当地时间2月1日下午,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举办旅韩侨界新春座谈会,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出席并讲话,使馆公使方坤、领事参赞邓琼参加。中国在韩侨民协会总会会长王海军、汉城华侨协会会长孙毓绪等20余位侨届代表相聚一堂,共庆新春团圆,共话两岸一家亲。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举办旅韩侨界新春座谈会。 刘旭 摄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举办旅韩侨界新春座谈会。 刘旭 摄

  邢海明向在韩侨胞送上新春祝福,并表示,刚刚过去的壬寅虎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中韩迎来建交30周年,双方举行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总结经验,谋划未来。习近平主席同尹锡悦总统首次线下会晤,并通过各种形式保持密切沟通,为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全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3623亿美元,韩国首次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两国经贸关系更加紧密,各领域合作破浪前行。

  邢海明强调,过去一年,面对愈发复杂严峻的台海形势,祖国大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团结两岸同胞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越来越多台湾同胞深刻认识到,“台独”分裂势力操弄“抗中保台”不得人心,“倚外谋独”注定失败。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举办旅韩侨界新春座谈会。 刘旭 摄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举办旅韩侨界新春座谈会。 刘旭 摄

  邢海明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韩关系继往开来的一年。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旅韩侨胞能够和衷共济,同心共圆中国梦;坚守大义,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以侨为桥,积极推动中韩民间友好。使馆也将继续践行“以人为本、外交为民”宗旨,用心用情用力为广大侨胞办实事、解难题。

中国在韩侨民协会总会会长王海军在座谈会发言。 刘旭 摄中国在韩侨民协会总会会长王海军在座谈会发言。 刘旭 摄

  与会侨领在发言中表示,将进一步凝聚旅韩华侨华人力量,建设和谐侨社,努力做好中韩民间交流使者。旅韩华侨华人坚定支持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对台工作总体部署和战略安排,坚决反对“台独”势力,反对一切外部势力插手中国台湾事务的行径,期待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完)

  • 浙江今年粮食作物总产量124.2亿斤 多措并举守住粮食安全******

    浙江今年粮食作物总产量124.2亿斤多措并举守住粮食安全

      浙江某地农田。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中新网杭州12月28日电 (钱晨菲)“今年晚稻生长季,整整四十多天没下雨真令人着急。好在政府给我们安排了技术指导、保险理赔、水利灌溉等多个专家服务组下乡指导。今年我承包的6000亩粮田,可生产稻谷330万公斤左右。”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万民村种粮大户黄金林说。据了解,截至目前,秀洲区已有13万亩晚稻颗粒归仓。

      如何牢牢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浙江交出了答卷。日前,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粮食总播种面积1530.7万亩,比去年增长超20万亩;亩均产量405.7公斤,较去年略有下降;粮食作物总产量124.2亿斤,与去年持平。

      “持平”,看似平淡,实则来之不易。

      回望2022年,疫情多点散发,夏秋季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面对多重困难和挑战,浙江粮食生产交出了较好的答卷。”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省通过“用增量补损失”,持续深入推进“非粮化”整治,挖掘粮食扩种空间,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绿色增产增效种植技术,扩面积、增产量、提品质、保效益、育动能,守住粮食安全。

      124.2亿斤,这是“抢”回来的收成,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今年以来,浙江全省各地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多措并举提高粮食综合产能,一季接着一季、一个田块接着一个田块抓动员、抓部署、抓落实。今年7至8月,持续炎热天气“暴击”浙江,直接影响单季晚稻幼穗分化和连作晚稻秧苗生长。面对高温干旱,该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应急、气象等部门,及时开展旱情调查和人工降雨作业,同时印发多个抗高温干旱技术指导意见,组织农技专家上门“问诊”,查苗情、查墒情,精准“把脉”、广辟水源、缓解旱情。该省累计派出服务组5242人次,服务主体5682家次。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年以来,浙江坚决稳妥有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截至12月16日,该省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223.5万亩,已基本完成整治优化任务。同时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后地块的适粮化改造,推进沟、路、渠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如今,一批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优质高产农田在“浙”里建成。

      答卷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今年,浙江省财政对50亩以上粮油规模种植主体每亩补助120元;对订单收购小麦、早稻、晚稻每百斤分别奖励30元、30元和20元,其中早稻订单收购实现全覆盖。各地更是在浙江省级政策“礼包”基础上,纷纷“加码”。如杭州市本级安排种粮直补资金3600万元,比上年增加966万元,种粮大户平均直补达每亩381元;绍兴市越城区给予早稻机械插秧每亩补贴60元,配方肥补助从每吨300元提高到500元……

    浙江某地农田。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浙江某地农田。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在持续抓好既有政策落实的基础上,我省又突破创新三项政策。”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有关处室负责人介绍,该省启动实施了省级规模种粮动态补贴,根据种粮成本监测,确定今年省级规模种粮动态补贴为每亩22元;稻谷最低收购价在国家基础上每百斤增加4元,是稻谷最低收购价最高的省份之一;实行全省域水稻完全成本保险,保障程度从最高每亩1000元提高到1400元。

      答卷背后,更是强有力的“智慧”支撑。记者从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了解到,今年以来,该省层层组织开展粮食绿色高产创建,建设部级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9个,省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攻关方)383个,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60多万亩,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大力推广水稻叠盘出苗育秧等高产高效技术,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集成应用效果。

      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目前,浙江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科技味”在田垄间体现。浙江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今年累计投入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3.1万台套,累计已机收水稻近990.5万亩,收获机械化率达96%;建立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167支,为疫情管控地区作业服务2.6万亩。(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5分pk10地图